![]() |
![]() |
手机版 |
![]() |
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 林区要闻 |
【黑龙江林业报】山河屯:朵朵致富之花绽放“百公里经济带” | |
2021-12-21 周万常 曲立娇 崔栋博 孟祥东 李佳晨 黑龙江林业报 | |
“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加则加、宜游则游、宜商则商”,在山河屯林业局有限公司的带领下,山河屯林区的产业发展“百花齐放”,形成良性发展格局。依托绿水青山发展养蜂、“瞄准”餐桌种植刺嫩芽、把家乡冰天雪地的美景传播出去……在山河屯局“百公里经济带”战略部署下,山河屯林区职工在“各显其能”的致富路上,一个又一个致富典型脱颖而出。 养好小蜜蜂成就“甜蜜事业” “今年是个好年头,78箱蜜蜂共收获5000多斤蜂蜜,每斤20元,收入达到10万余元。”外面下着大雪,坐在热炕头上的山河屯局磨盘山经营所蜜蜂养殖户柴忠贵算着今年的收入,乐得合不拢嘴。
年过50岁的柴忠贵是经营所里有名的养蜂大户,回忆起养蜂最初的“艰难时光”,老柴依然难以忘怀。因为对蜜蜂习性不了解,养蜂技术不成熟,最初他养的蜜蜂死得死、逃得逃,辛劳付出并没有得到预想的回报。 “在我养蜂最迷茫的时候,经营所主动帮我上网找养蜂的相关资料,还联系了养蜂专家亲自来指导,坚定了我继续创业的决心。”柴忠贵说。
柴忠贵通过改良蜂种和采用浅继箱生产蜂蜜等方法,逐步摸索出了一套适宜当地蜜源和气候条件的养殖技术,并且分享给其他有意愿养蜂的职工群众。在柴忠贵的动员和悉心指导下,已有多名职工加入到养蜂产业中。“感谢老柴的帮助,我去年开始养蜂,今年已经达到20箱,增收近3万元,明年我还要扩大养殖规模。”蜜蜂养殖户王金革对养蜂产业充满了信心。 “我们经营所具备特有的地理优势,非常适合发展养蜂产业。未来,我们还将扩大养殖规模,带动更多的职工增收致富。”磨盘山经营所党支部书记郑文举十分看好养蜂产业未来的发展。 借助资源优势瞄准“致富萌芽” 近年来,山野菜成为人们餐桌上的新宠,而有“山野菜之王”美誉的刺嫩芽更是以其脆嫩的口感独占鳌头。山河屯局建设林业站职工陈会君看准商机,率先尝试种植刺嫩芽,今年收获期,2公顷刺嫩芽带来了3万余元收入。
今年55岁的陈会君,思维非常活跃,是个“不安分”的人。自从山河屯局提出了“百公里经济带”战略部署,他总是琢磨想干点啥,为林区发展做贡献。 2018年,陈会君终于发现了目标。“当时,我从网上得知素有‘山野菜之王’美誉的刺嫩芽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市场行情十分看好,更重要的是非常适合在林地种植。”与林业站领导沟通协商后,陈会君选择了种植地点,正式启动了栽植刺嫩芽这个致富项目。
2021年建设林业站新栽植了5公顷、10万余株的刺嫩芽幼苗。“虽然林业站刺嫩芽种植规模还很小,但发展潜力巨大。在陈会君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种植户参与其中,相信很快刺嫩芽产业将形成一定规模,成为立站产业。”建设林业站相关负责人说。 种植刺嫩芽投资少、见效快,一次栽植、连年收益,“钱”景十分可观。对于刺嫩芽的未来前景,陈会君十分看好。 叫响雪谷品牌打造冬游“黄金季” “叮咚!您有新的订单,请尽快处理。”每年的10月份,山河屯局大河身经营所“中国雪谷”“柳二民宿”的老板柳知宝就开始忙碌了起来,拿着手机认真回复每一位游客的信息,对接行程。
“九零后”的柳知宝,在经营民宿的同时也是一位短视频爱好者,他把泼水成冰、徒步穿越林海雪原、特色马拉爬犁等生动画面,通过短视频平台分享给了全国各地的网友。 2013年,雪谷“勇者穿越路线”开始被大众所熟知,头脑灵活的柳知宝看到了发展商机,他以服务好每位客人为宗旨,带着游客举办篝火晚会,一起包饺子、唠家常,帮助客人拍视频、拍照片,让每位游客都玩得开心、玩得舒心、玩得安心,感觉像回到家一样。
就这样,一到冰雪旅游季,柳知宝全家老小齐上阵,为游客对接行程、带客人滑雪、帮忙规划穿越路线等,乘着雪谷旅游大发展的快车,他的收入不断增加,买车、买房、娶媳妇,日子越过越红火。 近年来,山河屯局加快旅游强企步伐,推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中国雪谷作为山河屯林区冬季旅游的重点项目,每年吸引数十万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被摄影家和户外徒步爱好者称之为“最美的人间冰雪仙境”。 图片 “现在的雪谷正是积累沉淀的好时机,我要通过短视频让全国人民知道雪谷的美,同时也号召其他林区职工把家乡的美景宣传出去。”柳知宝坚信,中国雪谷定会成为龙江森工旅游的“金字招牌”。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 |
||||||
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主办 咨询监督电话:0451-82622425 邮箱:sgzwgk@126.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文昌街66号 黑ICP备:05002205号 |
||||||